甘肃人民为党献礼百鼓争鸣奏盛世华章发布人:lzyyjt 发布时间:2023-08-12 20:28 浏览: 次
大型晚会《鼓舞中国》14日亮相北京
11月14日至15日,《鼓舞中国》将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代表甘肃人民为党的十八大献礼。《鼓舞中国》第一次将中国各民族经典的“鼓舞艺术形式”创编为一部综合性大型节目,全方位展示了“中国鼓舞艺术”的风采神韵,力求用绝美的艺术呈现鼓舞中华民族奋力前进。日前,修排后的《鼓舞中国》在金城大剧院首次带观众联排,经过精打细敲后的70分钟演出动静相宜、疾徐有致,刚开始亮相就令现场观众激赏难忘。
创意为先造就舞台精品华夏鼓韵孕育艺术盛宴
从大地湾延续而来的八千年中华文明史上,“鼓”伴随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礼器、神器和乐器,与中华民族礼仪、庆典、祭祀、娱乐和劳动生活乃至战争活动密不可分,具有特殊的中华精神内涵与文化象征意义。
2011年年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对甘肃演艺界提出:要以“鼓”为核心元素,创排一台名为《鼓舞中国》的大型晚会,通过晚会鼓舞人心、提振精神、激励前进,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在这个创意指导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丽宁,副市长曹丕玉多次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相关部门会同兰州演艺集团进行紧锣密鼓的研究策划,力求以最优的团队和最佳的状态打造出一个成熟的艺术方案。
由于《鼓舞中国》的艺术创意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丝毫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任何一个样板可以模仿,再加上不匹配环境、设备的制约,数次拟出的方案又被一次次的推翻,任何一点违背初衷的瑕疵都会让现有的想法与设计全盘否决。所有人在设计之初心里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做出让全国人民眼前一亮的舞台艺术精品。带着这个几乎苛刻的标准,在有限的时间里设计方案几易其稿,直到国内著名艺术家应邀伸来“橄榄枝”,强力阵容组建起的一流主创班将所有的想法变成了舞台上炫动着的艺术品。
7月26日,大型鼓文化节目《鼓舞中国》在“兰州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首次亮相,为国内外嘉宾带来一场精美的艺术盛宴。
二度创作再历精修细排最美鼓韵传递国情、民意首次亮相带来的赞美和掌声不仅使全体演职人员激动不已,更使得全体演职人员信心倍增,也成为了《鼓舞中国》迈向顶级舞台艺术精品的另一个起点。随后,这台凝聚了省、市领导以及国内艺术家心血和智慧的舞台艺术精品再一次“闭关打造”,进入剧场版的精细修排阶段。在省内外专家们精益求精的悉心打磨中,《鼓舞中国》完全按照国家级艺术剧作的标准进行了二次创排,任何不足之处都被一一修正。10月19日,修排后的《鼓舞中国》在金城大剧院首次带观众联排,经过精打细敲后的70分钟演出动静相宜、疾徐有致,刚开始亮相就令现场观众激赏难忘。
连辑表示,《鼓舞中国》主题非常好,抓住了21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国家实施重大战略的坚定信念和心系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整场演出气氛十分热烈,不仅仅表现了演员个人的技术和基本功,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展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每一个篇章都充满热情、坚强的特质,展现了中华民族乐观、不服输的精神。
顶级艺术家加盟主创云集国内演艺精英
《鼓舞中国》的每一次亮相都让人惊叹不已,不得不说这得益于其创排伊始便倾力构建的顶级艺术班底和精心挑选的演员阵容,从导演、编导到群舞演员,凡是参与其中的无不是省内外的演艺精英。
中国当代著名编导、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维亚,中国新时期影视作曲配乐“教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国家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东方歌舞团音乐总监及音乐指挥卞留念,这几位“国”字号顶尖级力量继《大梦敦煌》之后与兰州艺术家再度合作,倾力打造出了这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在与国内一流艺术家的携手中,本土艺术家阵容也堪称史上之最。担任总导演是兰州“演艺军团”的缔造者、我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军人物,担任艺术总监的赵中东也是兰州大型文艺活动、重要节会的权威策划者、组织者,还有担任编导的卢家驹、孙育鹏、钱文以及担任撰稿的朱海、岳逢春等都是我市乃至省内的一流文化创意、写作精英人物。
70分钟酣畅淋漓 4个篇章一气呵成
据了解,本次晋京演出的《鼓舞中国》基本结构依然为“序——鼓舞中国”、“上篇——远古回声”、“中篇——江河涌动”、“下篇——血脉融通”,篇章之间和节目之间既不拉幕也无暗转,表演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全场演出时间在70分钟以内,动静相宜,疾徐有致。观众从演出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在鼓声舞韵当中,目不暇给又流连忘返。演出在酣畅淋漓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回味绵长。
此外,由于所有的鼓全部为实体打击乐器,这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参加《鼓舞中国》演出的近200名兰州演艺集团演员,大部分是参加了经典舞剧《大梦敦煌》演出的年轻新秀,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水平。这个主要由舞蹈演员和戏曲演员组成的强大阵容,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多种民间鼓舞和少数民族鼓舞的表演风格,并且非常到位地展现在舞台上,充分显示了团队的艺术实力。
喜怒哀乐皆为鼓声艺术风格多姿多彩
在《鼓舞中国》的艺术呈现里,鼓的表达与舞的表演更加融合。所有节目都以鼓和舞为核心表现手段,又各有侧重:或以鼓为乐,款款起舞,如《踏鼓》、《水袖鼓舞》、《健鼓舞》;或以舞为辅,鼓乐和鸣,如《兰州太平鼓》、《安塞腰鼓》、《威风锣鼓》;或鼓舞一体,鼓舞相随,如《少数民族鼓舞集锦》。
此外,表现艺术风格上也是多姿多彩:《出征鼓舞》慷慨豪迈荡气回肠,再现了将士血战沙场的过往岁月;《水袖鼓舞》技惊四座华美妖娆,仿佛壁画上走下来的盛唐,瑰丽辉煌;《云南老虎鼓》张扬情绪酣畅淋漓,把原生态鼓舞的自由奔放演绎得血性十足;《陶鼓祭》问天问地大开大合,五千年前的陶鼓,五千年前的祭祀,鼓面上留下的血手印令人动容;《戏曲板鼓与刀马旦》则是一出用鼓的语言演绎的幽默小品,既让人叫绝,又忍俊不禁。整场演出喜怒哀乐皆为鼓声,俯仰动静皆为舞韵。
创中国演艺史之最百鼓争鸣演绎华夏鼓之文明
《鼓舞中国》整场演出使用了30个种类的300多件鼓,全部是精心制作、真敲实擂的实体打击乐器。其中,既有中华大鼓、踏鼓、龙鼓,又有维吾尔族手鼓、藏族热巴鼓、蒙古族单面鼓、壮族铜鼓,还有安塞腰鼓、兰州太平鼓、凤阳花鼓、戏曲板鼓等。从产生的年代看,最久远的陶鼓有至少5000年的历史,其他类型的鼓多数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分布的地域看,涉及西北、西南、东北、华东、华中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涉及中国四分之三的版图;从民族来看,荟萃了汉族、回族、壮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彝族、傣族、佤族、哈尼族等十多个民族的鼓舞艺术。
可以说,剧场版《鼓舞中国》云集的鼓之种类乃至涉及民族和地域分布,都堪称中国演艺史之最,把华夏鼓之文明演绎到了极致。
舞美、灯光如诗如画高科技打造炫美时空
现代舞美手段和灯光的运用,是这台节目取得绝佳视听效果的关键因素。舞台灯光使整台节目在如诗如画的氛围中流畅进行。虽然“不拉幕,不暗转”给灯光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设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在特殊要求下完成了特殊效果,观众没有去留意灯光的变化,却进入了灯光营造的梦幻之中。
剧场版《鼓舞中国》在舞美制作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LED视频作为主要手段,视频内容紧扣节目内容,使节目表演在非常合理的时空和情绪当中舒展开来。LED视频的运用,给观众带来时空的真实感和电影般的视觉冲击,很容易融入其中。
精雕细刻塑造精品本土佳作献礼盛会
大型鼓文化节目《鼓舞中国》是我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兰州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兰州市从“做西部文章”到“做全国文章”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我市继经典舞剧《大梦敦煌》之后推出的第一部大型制作。《鼓舞中国》也是全国第一部以中华鼓文化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各个民族的鼓舞风采。
陈维亚导演信心满满地说:“这将是十八大期间全国最具有时代气息,最符合时代精神的一台精品演出。作为兰州演艺集团成立之后打造的第一台大型精品剧目,《鼓舞中国》虽然只是初次呈现,但已可以看到未来的辉煌。相信假以时日,精雕细刻,这将是兰州这块土地一台继《大梦敦煌》之后,奉献给中国和世界的又一部可以叫响的力作。”
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必将鼓舞中国迈向崭新时代,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大型鼓文化节目《鼓舞中国》既是甘肃人民献礼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也是甘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进战鼓。
本报专访
给兰州五个月还全国人民五千年
——访《鼓舞中国》主创之一陈维亚
根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兰州演艺集团组织国内顶尖创作力量,创作推出了大型鼓文化节目《鼓舞中国》。经过精心策划、反复打磨,《鼓舞中国》已日臻成熟,成为一台以“鼓”为核心元素的优秀文艺节目。11月7日,作为此次倾力加盟主创班底的几位“国”字号艺术家之一,中国当代著名编导、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维亚接受了记者专访,将心中对这台精品节目的深厚感情娓娓道来。在谈到即将亮相北京的《鼓舞中国》时,陈维亚激动地赞叹:“《鼓舞中国》的创排过程令人称奇,总共给了兰州5个月,却还给全国人民5000年!”
“小马拉大车”创出国家级精品力作
“起初我接到邀请的时候,还真被吓了一大跳,地处西北地区的一个市级歌舞剧院居然正在着手筹备一台国 家级题材作品叫《鼓舞中国》,一个中国历史的大题材,可以说是横贯上下五千年,而且是以中国最为传统的‘鼓’为主题。”接到邀请之初,陈维亚着实被吓到了,他告诉记者:“当时就让我觉得非常有气魄、有创意,也有风险,但是值得一做。当时团里的年轻编导已经有了初稿,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发现从整体结构、创意,到完整的呈现,还是令人很满意的,但也还存在很多明显需要改进的地方。随后我们与当地艺术家们开始进行了第二期、第三期的创作。”
“应该说困难是巨大的,兰州歌舞剧院做这台剧,可以形象的说是‘一匹小马拉着一辆大车’,一开始都很难想象能做这样一部国家级题材的晚会,间有很多让人觉得所以在值得回味的地创作方。”创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陈维亚告诉记者:“比如说,现期 在这些年轻的舞者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孩子们,他们一般都在跳一些自己熟悉的舞蹈,忽然要让他们在两个月之内就要打出熟练的安塞腰鼓来,甚至是河南、山东的鼓,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打击乐都是‘童子功’,要从小练起来的,但是时间就只有这短短的两个月,必须练出来,没有退路。”
整台晚会将代表国家的话语权
“从目前的成果来看,经过精心打造、悉心打磨后的《鼓舞中国》从结构、创意,到完整的呈现能力,都十分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本台晚会可以代表国家的一种话语权。”在众主创的联手打造中,数次“脱胎换骨”的《鼓舞中国》呈现出了一流的艺术魅力,不仅得到专家的交口称赞,更赢得了现场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也为这些远赴兰州的“国”字号艺术家带来了最大安慰。陈维亚说:“从我参与《鼓舞中国》的创排至今,创排团队只有5个月时间,而他们却还给全国人民5000年!因为整个节目的开始就从远古时代开始的,一直到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今天,历史跨度相当长,涉及的打击乐的乐种也非常多,代表的地域可以说是东西南北中,56个民族的风味都有体现,全部通过巧妙的艺术形式捏合在了一块,成为了一台具有极佳的张力、富有情感的晚会,这便是此次创排最大的突破。”
陈维亚回忆说:“早在12年前,兰州推出《大梦敦煌》后,我就和兰州市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还被聘为兰州市的‘荣誉市民’,我自认为自己就是半个兰州人。兰州地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兰州歌舞剧院也是一个可以拍大戏的‘小剧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具备了非常大的影响力。我可以明确的表示,兰州的文化建设只要需要我,绝对随叫随到,甚至需要哪一方面的专家我都去请来,这就是我对兰州的深厚感情。”
权威解析
精品需要打磨再打磨
文化界精英盛赞《鼓舞中国》
将最美的艺术奉献给全国观众
——原歌舞剧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导、《大梦敦煌》创作组组长刘颖正:
《鼓舞中国》是兰州演艺集团继《大梦敦煌》之后的重大创作演出项目,在我心里有着不亚于经典舞剧《大梦敦煌》的分量。这次创排意义重大,肩负着为党的十八大献礼重要使命,从打造之初所有相关人都全力以赴,10个月时间里从上到下全团倾力投入,只为将最美的艺术奉献给全国观众。
这部作品的定位早已超越了本土的范畴,从脚本的推敲开始就以国家级标准来要求的。最重要的是该剧的舞美、灯光设计全部由我们自己的人员完成,编导组里更是启用了很多年轻的人才,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印证了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大剧院院长的一句话:“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培养队伍的过程,这份锤炼才是最难得可贵的。”打造完成后的《鼓舞中国》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展示出现代的绚丽多彩,不论是剧场效果还是观众的感受都超越了预期的希望,这应该是所有人得到的最大回报。
200多名演员全部是本土选拔,其中不仅有舞蹈演员的精彩表演,更有戏曲演员也表现甚佳,看得出兰州演艺集团改制后力量变得更强大,更全面。其中,有些领衔主演甚至得到了北京专家的高度赞扬,给予了不亚于国内优秀演员评价。
从创排到今天,《鼓舞中国》其实还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演,只有几次内部彩排的机会整体亮相,其余时间都在紧张的排练中,打磨、打磨再打磨。内部彩排时我惊讶的发现居然场内爆满,我不仅看到这台作品备受关注,也感受到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一台台大戏的磨练后,百姓对我们这个团队给予了不少的期待。
献礼十八大,振奋中华民族进取精神
——市文联副主席岳逢春:
我是这台节目的文学撰稿人之一。从3月份就介入创作过程,其间是八易其稿,反复打磨。
鼓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图腾,礼之重器,具有特殊的精神内涵与文化象征意义。甘肃出土过5000年前鼓的鼻祖;1990年北京亚运会,兰州太平鼓晋京演出获誉“天下第一鼓”;1992年丝绸之路节,曾邀请了全国各地鼓队到兰州表演。有了这些深厚的积淀,这台节目从兰州诞生也是水到渠成之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到我省后,提出以“鼓”为载体创作这样一台节目,可谓偿还了兰州人的一个夙愿。连辑部长还亲自敲定了这台节目的框架。这台节目从构思上就是向十八大献礼,主题鲜明,就是振奋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
从艺术上讲,这台节目让鼓从民间原生态升华到了更高的艺术阶段,参演打鼓的也全部是专业演员。30个种类的300多件鼓聚集到一个舞台上展示,时间从远古跨越到今天。节目的每个部分都有文学、精神、情感的内涵,还具有故事性。从艺术角度评价这台节目,可以说:精彩绝伦。
这台节目是《大梦敦煌》之后又一部精品力作,献礼十八大,是兰州演艺界的光荣,甘肃人民的光荣。
|
|